You are here
Home > 别当过客,马上入会 (Page 23)

45、一段深情的回忆(郑啸天)

一段深情的回忆   泰王国空军中校郑啸天   时间一去不复返,我离开母校已有四年,但脑海里却只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和永远值得回味的美好。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学妹在母校校园里参加泼水节欢庆活动的照片,欢乐的泼水活动让同学们兴奋不已,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整个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泰国风情。这种画面让我思绪不由得被扯回11年前,回忆起自己在校的那些年经历过的那些事。     2005年10月1日,我们17名来自异乡的兄弟姐妹们,第一次踏上母校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土地。陌生而新鲜的环境都自然而然地引起我们的注意而身心激动。我们肩负着重任来到这里,代表泰国政府官员参与母校当年刚开展的新重点项目《华侨大学泰国国防部军官中文培训班》(以下简称军官班)。身为一名军官班学员,能有机会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同谱写母校辉煌历史新篇章,我感到不胜荣幸。     刚来不久,我总觉得自己像个小孩一样,对成人的语言只会用动作反应,做啥事都需要有人帮助,会用中文说出的只有“对”、“是”、“谢谢”几个简单的词儿。即使我们班成员只是一群新生。但因为我们的身份比较特殊,年龄也比较大,因此被称为同学们之“老大”,一直得到校园里其他同学的尊敬。正因如此,我们的言行必须极为谨慎,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同学们做出好的榜样。     当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我班同学距离大学毕业已经很长时间了,似乎都忘记当学生的滋味。重新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起码会感到一些不适应。幸亏得到了领导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不知疲倦地为我付出。尤其是时任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军官班的班主任老师赵明光先生,为我们精心安排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始终如一地提供各方面周到服务。使我们很快就能适应这里的留学生活,汉语水平从零起点进步飞快,逐渐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对母校的印象和眷恋日益加深。     想必我们军官班的人今生今世也不会忘记当年给我们授课的几位恩师,他们始终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鼓励和理解我们,并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教育,为我们付出了辛勤汗水。不管时间怎么流逝,世事如何变迁,但我们对每位老师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大家心中永远怀念汉语综合课的高惠敏老师、阅读课的沈玲老师、口语课的殷玲燕老师、听力课的黄碧芬老师,还有教过我们书法课、体育课和音乐课的几位恩师。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能掌握到汉语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虽然时间已过很久,但老师们的种种恩情,我们一辈子铭记于心。您的声音、笑容和面貌一直都留在我们心中,您的谆谆教诲我们绝对终生不忘。     那一年,我们军官班学员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共同经历了在中国生活学习的那段难忘的岁月。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在留学生活中互相关怀与体帖。在这种充满友爱的环境中相处,自然而然会让彼此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互相之间形成一种美好的人缘儿,形成一种友好的人情关系。与此同时,学校也不断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搭建了中外学子的文化交流平台,让我们与中国同学交流接触的机会更加广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帮一” 结对共建活动,中国同学们的真挚友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当今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真实想法。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结交不少很好的中国朋友。而我所认识的几位中国朋友,现在几乎都已经成为优秀的大学教师。     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学校还专门为我们安排了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而令人回味的是那一学年的暑假,我们军官班学生有幸参加了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湖北市侨办和上海市侨办联合主办的“2006年世界华裔青少年长江文化行”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在北京、湖北和上海三个城市举行。我们很兴奋地参加了中华文化课堂、青少年交流活动、中国名胜风光游、体验中国家庭生活,才艺展示等活动。此次活动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对中国地方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这次经历,我也有很深的感触,自己没想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这短短几天里的交往活动中,彼此之间都产生了特殊的好感,建立起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谊。     来华之前,我确实没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是想体验一下出国留学的生活。因经常受到中国文化气氛的熏陶,慢慢地养成了自己的浩然之气,使我变成了一个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深感兴趣。后来我才下定决心,将自己的学习目标转换到学出成绩,希望未来自己能成为一名泰中官方友好交流的使者。然而,时间就是这样无情,一年的时间却流逝飞快,转眼间军官班在中国的美好日子即将结束了,可我认为,凭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汉语知识尚未足以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因此,我终于决定,留在华大继续深造。就像母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深深地被它那魅力吸引住了,没想到我当时的决定竟然让我留在母校坚持学到本科毕业,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很突出,毕业时被评选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学成归国后,能够胜任军方中文翻译工作,实现了当作泰中官方交流使者的目标。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自己也正在打开看着从前的照片。在校的日子一点一滴都存于脑海,怀念与军官班同学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那一段日子有许多值得回顾的事情,只恐怕一辈子都说不完。看了学校现在的照片,总觉得母校现在越来越年轻,而我却越来越老。时间过久了,首届军官班在那一年的热烈气氛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那一年中的美好回忆,至今却仍然特别的清晰。只希望这一段美好回忆,能够伴随着我们直到永远。

44、我的奶奶(王平平)

我的奶奶 华侨崇圣大学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王平平       我的奶奶的家乡是宋卡。宋卡是泰国南部的一个府。她身高是一百六十厘米。她的皮肤不太白,也不太黑。她留着短头发。她和从中国来的中医结婚。当然,那个人是我的爷爷。我爸爸总是给我讲奶奶的故事,很多故事使我佩服她。       当我在初中一学习的时候,爸爸对我说奶奶是一个很牛的女士。她做生意做得很厉害,转到很多钱。当奶奶还年轻的时候,她坐船到了很多地方去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鱼、蔬菜、水果等等,然后她就去宋卡市场把那些东西卖出去。有时我奶奶去钓鱼。她钓鱼的时候,她总是钓到大鱼。如果她钓鱼的鱼很多,她就把一些鱼卖出去。       除了做生意以外,奶奶做菜做得很好吃。她能做很多菜,不过她经常做的菜就是泰国南部的美味食品,比如:泰南笋黄辣咖哩、辣咖哩鱼内脏、马沙曼咖哩、泰臭豆炒虾仁等。她很热心教我妈妈做了很多泰国南部的菜。以前,我妈妈不会做泰国南部的菜,因为她是泰国东北部的人,她只是会做中部菜和东北菜。我奶奶微笑着对她说,她应该学做南部菜,因为如果奶奶去世了,想再吃南部菜就得自己做了。妈妈对我说,这件事情使她很感动。       我奶奶很有爱心。爸爸曾笑着跟我过,每一次奶奶坐火车的时候,有人上火车卖食品,比如:炸鸡、三明治、饮料等,不管卖什么东西,她都买,但是她不吃,她把她买的东西送给坐车的其他人吃,人们都感谢她。       妈妈对我说,当我还是刚出生的婴儿,奶奶就到北榄府来看我。我的家旁边是我爸爸妈**商店,奶奶常常去商店帮爸爸妈妈卖东西。有一天,一个小孩子到商店来买玩具,但是钱不够买玩具,他不停地哭,所以我奶奶决定替他花钱,而且拿免费甜点给他吃。这件事情使爸爸妈妈哭笑不得。       我奶奶的身体很健康。爸爸对我说当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奶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博他仑府的苏玛瑙(Sumano)洞旅行。那里有一座旧木桥。奶奶走过桥的时候,爸爸怕奶奶摔倒,所以他马上去搀挟奶奶,但是奶奶对爸爸说她能自己走。奶奶昂首阔步地走。走过桥以后,妈妈问她累不累,她说还不累,她觉得很好玩儿。       当奶奶八十多岁的时候,奶奶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攀牙湾铁钉岛旅行。大家在坐船去攀牙湾铁钉岛的时候,突然天气变成风雨交加,浪也很大。真糟糕,船上只有一件救生衣,大家觉得应该给奶奶,因为她是最老的,但是奶奶谢绝了。爸爸妈妈很担心她,不过她说别担心,她游泳游得很好。真幸运,最后终于大家都安全无事。当到了攀牙湾铁钉岛的时候,有一些欧洲人来和奶奶握手。一个欧洲人说,六十岁以上的人坐船去海岛旅行不是容易的事情,他觉得奶奶不但很棒,而且很勇敢。       爸爸对我说,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除了爸爸妈妈以外,还有奶奶把我照顾得很好。每天早上和晚上奶奶都把我放在婴儿车坐着,然后她就推着我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当我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唱摇篮曲。爸爸说完了以后,就给我看照片。他笑着对我说,当我只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长得像奶奶。       现在,虽然奶奶不在世了,但是我还想念她。我真佩服奶奶,我觉得她不但很善良,而且很勇敢。能力很强,经验也很丰富。我为奶奶感到非常骄傲,所以当她的孙女使我觉得很幸运。我爱奶奶!

42、做客与请客——“文化冲突”的一次经历(徐莹莹)

做客与请客 ——“文化冲突”的一次经历 徐莹莹(西北大学文学院)     我在中国西安的西北大学留学。到了西北大学后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个和我同样来自泰国的女孩,叫谢曼蓉。她性格活泼开朗、爱说话,而且认识很多的中国人。她帮助我提高汉语,也帮助我结交了很多其他国家的朋友。从那天认识她以后,我每天的生活就很快乐。     有一天曼蓉带我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后,她才告诉我,是为了让我认识她的朋友。曼蓉的朋友是一个中国人,叫德森。德森把我们俩介绍给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请我们在一张摆着八种饭菜的桌子旁入座,然后她马上去厨房里面准备东西了。我们想帮助他的妻子,可是他们却不让我们帮他们的忙。     大概十五分钟过去以后,德森妻子端来各种各样、色香俱全的饭菜,放在桌子上。这些菜多得我们四个人根本吃不了。吃完饭后,德森还把很好喝的茶递给我们品尝,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开心地聊天儿。     我和曼蓉觉得不好意思让他们请我们吃饭,所以我们打算让他们来我们的宿舍,为他们做泰国菜。我们学校附近有大市场,加上我们带来我们国家的调料,可以做得很正宗、很好吃的。     这对夫妻到我们的宿舍厨房以后,发现我们这里的厨房很大,布置得也很好看,而且这里的东西全都是新的。他们俩好奇地提出各种各样关于厨房里的问题,但是我不想告诉他们,也不想直接说,因为我不太清楚这里的东西,而且说错的话怕丢脸。吃饭的时候,我发现这两个客人只吃了一点点我们做的菜,让我以为好像我们做的饭一点也不好吃。我让他们多吃一点,他们却说没关系,已经很饱了。德森和他妻子问我们在自己国家生活怎么样,在中国生活习惯了没有,什么时候结婚,也告诉我们他们的生活。我们还把饮料端上来给他们俩喝,他们也只喝了一点点。     德森和他的妻子回家以后,我和曼蓉觉得这对夫妻好奇怪,也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来做客却吃的很少,但是我们去他们家吃饭,却吃得太多,吃得很满足。     后来我才逐渐了解这就是文化冲突。中国的待客文化讲究主人要热情地欢迎客人,而且还重视做的饭菜数量和质量。比如说做了八种菜,“八”字的谐音为“发财”的“发”。这样的情况对中国人来说是很正常的。而且中国人一点也不愿意麻烦客人帮助他们,尤其是很重要的客人。另外,开好看的电视节目也是中国人招待客人的文化之一。除此之外,茶对中国人来说很重要,中国人不论是饭后、休息或者招待客人,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中国标准的待客基本礼仪。所以德森和他妻子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招待我们。至于中国人不好意思地吃很多菜,就是因为这是他们国家餐桌上的礼仪,所以他们就只吃一点点。在泰国,招待客人的文化不仅包括做多少饭菜、饭菜做得好不好吃,     还想让客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为我们泰国人觉得客人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应该让他们过得开心,好像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但是泰国人不喜欢让客人问他们的私事,比如说什么时候结婚、工资多少或者问东西的价格等等。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当然来到某个新鲜的地方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在某个陌生的地方生活很久,取决于我们能否很好地了解、接受和适应异质文化。比如饮食、谈话、生活等方面。处于跨文化交际中的人们为了让自己能够和别人相处融洽,应该调整自己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尊重和理解对方。     这次文化冲突的经验对留学的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经验教会我在生活中视野更开阔,内心更包容,从而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跟外国人友好相处。

41、我的留学经历(香伶)

我的留学经历 香伶(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我仍然记得收到录 取通知 书的那一天,我仔细翻看着录 取通知 书,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因为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得到了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奖学金,我非常开心并为自己骄傲。我收拾好行李,在收到通知书两个月以后,终于踏上了去往中国学习的道路。       虽然我的留学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但是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顺利。第一天来到西安市,我就遇到了大问题,我将自己的背包落在了出租车上,背包里有我的牛仔裤和护照,如果没有护照的话,我就没有办法入学。我即焦急又茫然,一直在埋怨我自己。突然,我想起我还有两个泰国朋友跟我一起坐车了,我很快和她们取得联系。多亏她们下车时带上了我的那个背包,才让我减少了损失,真的很感谢她们。       刚来西安的两周里,我还没有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食品,一般情况下我早上吃米饭和两三种菜肴,但是在中国早上我几乎不吃早饭,因为学校的食堂离我的宿舍比较远。此外,中国人没有早上吃米饭的习惯,所以在食堂里就买不到米饭,我只吃谷物、牛奶、酸奶,还有一些零食。那阵子我瘦了3公斤。筷子是在泰国我很少用的餐具,可是中国人用得很熟练,好像有另一只手一样。一开始我还用叉子、勺子吃饭,慢慢的开始学着使用筷子。俗话说入乡随俗,我想在中国生活应该吃饭像中国人一样,现在我已经可以很熟练地使用筷子吃饭了。       我在来中国之前听说过中国菜的味道非常清淡,并且不放辣椒,这使我来中国以前颇为烦恼,因为我特别喜欢吃辣。然而实际上,这是个误解,中国人也喜欢吃辣味,比如砂锅、麻辣香锅、黄焖鸡米饭等等。我最喜欢的放辣椒的中国菜是麻辣香锅,我很喜欢辣椒,但是不太喜欢麻,我的中国朋友对我说中国菜要越麻越辣。我还喜欢吃中国面条,因为面比我的国家软得多,味道也不错,我很想学习面条的做法。除了麻辣香锅、面条以外,我还喜爱中国的包子,原因就像面条一样,包子的面挺软的,馅儿也有很多,比如酸菜包、大肉包、南瓜包之类的。       在外国生活并不是容易的事,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去适应,比如:社会环境,天气情况等等。中国的天气比泰国冷得多,西安的冬天温度最低会降低到零下10度左右,这样的天气我从来没体验过,晚上我需要盖上两条被子,有时候我要穿上两三件冬衣,可是俄罗斯的朋友却只穿一件短袖。       在中国学习的4、5个月里我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当然也有不如意的事,但我仍然感激能来这里学习中文。假期回家的时候,我敬爱的阿姨问我:“遇到这么多事情,你还想回中国去吗?”我说:“当然了,这么小的事情不会r打 倒我的!”我还想要继续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获得更多新奇而有意思的经验。

40、披着袈裟到中国留学(释静渊)

披着袈裟到中国留学 释静渊(复旦大学) 我的家乡在泰国东北部的武里南府 ,生活条件不好,家庭贫困。我13岁就当了小沙弥,因为这样才可以读书 。做小沙弥有各种各样的规定,比如说同年的小孩子都去网吧玩游戏,但我们不可以去。每天要早起床做早课,念经,打坐等等。这些事情对孩子们来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2008年年龄满20岁的我,受227条戒,成为了和尚。从13岁到30岁,我在寺庙里生活了17年。我觉得出家人的生活很有意思,除了学佛法之外,还能帮助别人。         2012年通过了巴利语九级。有一位法师跟我说:「既然你已经毕业了,你对学汉语有兴趣吗?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申请奖学金到中国留学。」我立刻答应。那时,我也不知道在中国留学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但我喜欢有挑战性生活,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学好汉语 。       2015年至2016年我赴上海的复旦大学学习汉语 。在这期间,有过很多难忘的事情。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三件事。       (1)一个学生的汉语课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我不会英语,刚来复旦大学学习汉语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用英语交流,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是用英语进行讲学,我什么都听不懂,心情也比较失落。圣诞节的时候大家约好了不去上课,但是因为是用英语讲的,所以我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圣诞节那天只有我一个人拿着课本去了教室。尽管只有我一个人,老师还是像平时一样给我上了一堂精彩的基础汉语课。那个圣诞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给我一个人上课的是袁雯君老师。       (2)开水的故事。       有一天下大雨,来上课的时候,每个走进教室的学生都像落汤鸡一样,衣服都被雨淋湿了。老师看到我们狼狈的样子,立即到开水房给我们打了开水,我们都很感动,因为她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关心我们。那天给我们打开水的,是刘海霞老师。       (3)光华楼的厕所。       不知道是谁在国外的网上发了一个“帖子”的,说中国的厕所以脏乱差闻名,所以当我邀请同学一起跟我到中国留学的时候,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听人说中国的厕所又脏又乱,他不敢去上那样的厕所。我来到复旦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光华楼的厕所,因为我也怕厕所真的像朋友说的那样,结果是中国的厕所也像其它国家的一样,干净、整洁。趁厕所没人,我立刻拍了很多照片发给朋友,告诉他中国的厕所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       虽然这三件事很小,却让我对中国、对复旦产生了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大家在中国留学期间也遇到了很多让人感人至深的事情,这些事情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虽然我要回国了,但我会永远记得在中国留学所遇到的人和事,记得在复旦度过的愉快的留学时光。       2017年我在香港的寺院实习,教中国人学泰语,来上课的人对泰国的文化非常有兴趣,有的喜欢看泰国电影,有的喜欢吃泰国的冬阴功汤,芒果糯米等等,为了服务她们,我就开了一堂免费的初级泰语夜班,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来上课。其实我的中文不是那么好,但我尽量地用两年学过的汉语跟学生们沟通,教他们泰语。这一次的经验让我汉语水平进步很快。       今年,我已考上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两年毕业的课程。9月初我将要到那里去上课 。一年十万泰铢的学费,对于低收入的我来说算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但是为了能学习汉语,我愿意付出一切。一开始我打算去跟父母借五万泰铢,以后再找钱还他们, 欠下的五万,我自己会找个办法解决。打算去中国留学这件事是我自己的选择的,所以我得必须负责。我希望我在中国所学到的知识会对我自己与我的国家有最大的帮助。

39、买票的故事(王天达)

买票的故事 王天达(东北财经大学) 语言学得怎么样,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能检验出来。出门旅游,买票是很自然的事,应该是很容易的。可我那次去北京旅游,就发生了一些竟想不到的故事。 去年,我为了学好汉语来到了中国大连,当时我一点汉语都不会说,自初级B班学习起。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暑假也到了。我决心自己独立去北京旅游,一方面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一方面也检验一下自己的汉语水平。出发前几天,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上网买了往返的动车票,还跟在北京留学的朋友说好了跟他们一起住。 网上购票很顺利,可没想到去火车站出票却遇到了麻烦。一到了火车站,我就傻了眼,这么多的窗口究竟应该在哪儿出票呢? 虽然窗口上边挂着牌子但是我看不懂汉字,所以只能随便选了一个窗口。排了大概20分钟队,该我了,我把护照和在手机里买票的照片给售票员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跟他说,我要出票。他看了以后跟我说话,但是我的妈呀!!!他说话的速度太快了,我怎么可能听懂呢!!!他又跟我说了两三遍但我还是听不懂。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过了好一会儿,站在我后边的人给我解释,我才弄明白了,只要我再付一点钱,就可以给我出票。我非常感谢他。出票后,我很快找到了检票口,顺利地上了车,因为泰国没有动车和高铁,所以那天是我第一次坐动车。我心情很激动,赶快跟家人联系,告诉他们我坐上了动车!!! 动车真的很快,坐了6个多小时。我就到了北京火车站。一下车就让我吃了一惊,心都差点儿停止跳动了。虽然我知道中国人口非常多,但没想到会那么多。我的天啊!!!北京火车站前,人山人海,密不透风。上哪儿去找我的朋友啊!那天我非常感谢世界上有了手机,如果没有手机,我就找不到朋友了。跟朋友见面后,他带我去了雍和宫,我们在那儿转了一会儿,然后回他的住处。我的朋友比较忙,所以后来的大部分地方都是我自己去旅游的。 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颐和园。当时,我非常紧张,因为一个人在陌生地方,一点也不熟悉。虽然智能手机里有地图软件,从住的地方到颐和园都挺顺利的。但是很快就遇到了问题,还是买票的问题。我不知道应该买什么样的票!!!但是我还是买到了票,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票。弄了好半天才明白是套票。 除了颐和园,我还自己去了八达岭长城。我从朋友家到德胜门上公交车去长城。虽然到了长城,但还是有买票的问题,这次我是怎么买的票呢? 方法很简单,前边的人怎么说,我也怎么说,很轻松地买到了票。长城的风景很有特点,很美丽,但是没想到当时不是周末,不是节日,人仍然非常多。我在北京大概待了一个星期,除了颐和园和长城还去过故宫、**、前门和天坛。 在天坛那儿又遇到了买票的事。我们都知道买门票的时候,如果有学生证可以降价,我和朋友都有学生证,但是售票员只给我一个人降价,不给我朋友降价,我们都不知道他们怎么看的学生证,我朋友很聪明,他没有在这个窗口买票,而是换到别的窗口买票,那个窗口给他降价了。这真是让人莫名其妙。。 现在我在中国留学差不多两年了,自己的汉语水平在慢慢地提高。那次去北京的经历,使我认识到语言的学习,决不是只在学校里闭门读书就能学好的,学校“小课堂”,社会 “大课堂”,只有经常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学以致用,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中国通。

38、大连四季之韵(刘金荣)

大连四季之韵 刘金荣(东北财经大学)   一代隐士陶渊明,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潇洒而自在!你们是否羡慕这样的生活? 在大连,你们可以像他那样找到自己悦耳的音符。 站在这块号称“浪漫之都”的土地上,静静地感受着清凉的海风,我只知道过往的烦恼与淡淡的忧伤早已烟消云散,有的只是一份惬意,一份舒展,一份理解,一份洒脱。大连的世界,是迷人的世界,是温馨的世界,是与你心心相印的世界。一片旖旎动人的大连风光映入眼帘,蓝天白云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碧波荡漾,鱼虾畅游,在这与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你的梦想能够放飞。大连的美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留给我梦魂萦绕的回忆。20岁之前,我一直经历着异常闷热的天气,耀眼的阳光撒落在绿盈盈的草坪上,炫动在清凌凌的小河上,流淌在我紧绷绷的脸上,我是多么需要充满活力的声音来撩拨我酷热的心境。 初到大连是在3月,第一个夜晚,站在月光之下,浑身披满月的银辉,寂静在皎洁的月夜中,肃穆的峰峦在夜幕中静静地耸立着,呈现出朦胧的轮廓,如同一条条巨龙向前伸展。东风“呼呼”地吹着,对于来自泰国的我,感觉到了一丝儿寒意。天上的云朵逐渐散去,浩瀚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圆月如明镜高悬,几颗稀疏的星星嵌在天边,微微闪烁, 仿佛“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西施腼腆地站在我面前,发出妩媚迷人的笑容。她穿着光鲜靓丽的衣裙,满怀柔情地把我带回到家乡,让我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清晨醒来,走进东北财经大学的花园,处处都是春和景明的精美画像。红彤彤的太阳一缕缕地把它那金灿灿的朝晖洒向大地。破土而出的花花草草娇嫩柔弱,新出的小萌芽像一个刚睡醒的小宝宝,这一片,那一片,翠色欲滴,竞绿争肥。它们抬抬头,扩扩胸,伸伸腰,压压腿,不甘落后地纵情生长着,展现着自己不同风采,随着春风翩翩起舞,无不透露出春的活力。老年人在它们中间溜达,青年人在它们中间哼唱,小孩子在它们中间玩耍,春天的芳香和高洁在这些赏春者之间缭绕,是它们给我们带来生活的享受与幸福。 夏天,比邻楼门前的那片小树林长得更加繁密茂盛了。微风吹过,那密密匝匝的树叶“沙沙”地欢叫着。鸟儿们唱着短促的歌飞来飞去,又会时常歇在屋顶和树梢上“叽叽喳喳”地鸣叫。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喊叫着,简直是在说:“热死我了!热死我了!”。下课后,大家会到星海湾,光着脚丫在水里嬉水,不知又有谁“扑通”一声跳入水中,于是一阵欢乐的笑声也会顺势传来。好像家家户户的大叔、阿姨都出来了,坐在爽快而阴凉的地方谈天说地。夏天就不怕感冒,水枪便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玩具,我喷你一枪,你喷我一枪,回家个个都是一只落汤鸡。 夏这个娃娃既调皮又爱胡闹,有时它玩火一不留神把大地给烧热了,只好给大地吹吹风,急哭了,又是一场大雨,总算就有了点清凉。 古人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对的,或许你还对夏的阳光念念不忘,但是不经意间,秋已无声无息地走近了你,你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秋。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你不必为秋花的凋落而怜悯,也不必为秋叶的枯萎而惆怅,更不必为大雁的辞别而悲痛……秋光璀璨,金风和煦轻柔,我躺在秋的怀抱里,望秋的色彩,听秋的私语,测秋的心跳……毋庸置疑,大连的秋天,雾是最动人心弦的。每当之远楼边起雾的时候,云雾也就笼罩了东财,山烟海雾,重重叠叠的奇峰异峦,忽隐忽现,犹如蓬莱仙岛一般,沁人心脾。突然间,雾海中现出奔腾的骏马、威武的神龙、雄壮的猛虎……。雾竟有如此奇特的能力,它多姿多彩,瞬息万变,是它给东财校园了奥妙无穷的魅力。不论何年何月,离东财有多远,身处何方何地,之远楼的秋景永远浮现在我的脑海之。 对于一个在大连住惯了的人,像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大连冬天那种万里雪飘的冬的。于是,天天盼着白茫茫的雪花,等了又等,终于看到雪了!我那尘封已久的感情突然在一瞬间幻化成无限的热情和欣喜,银装束裹的大连让我亦感惊讶。那飘舞的雪花,美得让人无所事从,让觉得喜从天降、让人不由得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几缕微红的云在天边缓缓流动,在银色大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向下望去,只见那披满雪花的树枝上呈现出千姿百态,有的像蓬松松、沉甸甸的棉球,有的像毛茸茸、亮晶晶的银色花朵。几只机灵的喜鹊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震得白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此时,我的心像帆一样被风灌得饱满而深情。 在这座童话般的城市,大连的一草一木以及风土人情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根在我心田,老师的谆谆教诲涤荡我的灵魂,朋友的笑声时时飘荡在我耳畔,这些都能让我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久久的站在星海广场空旷之间,心扉敞开,让大连的海风带走你心头的忧愁,让大连的美成为你心中最绚烂的那么一抹色彩吧。 大连,美丽的海滨城市,我的梦想在这里起飞!

37、感动自己的人与事(李静静)

感动自己的人与事   李静静(昆明师范大学函授)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动过的人与事。一生中使我感动的事情就是能成为智民学校的老师。在一个政治动 乱环境不安求学的童年里,我没有好的机会就读。在那个时候,国家政治不稳定常常有抗议活动,学校不得不关学。再一方面政 府不允许教中文,幸好有几位热爱中华文化的长辈们,(也包括我父亲)不辞辛劳的想办法办学校,学校刚办成两年政 府不允许教中文。为了让孩子们能学习到中文于是想办法分开来教,一个地方教一班。那个年代学习中文是躲着教偷着学。幸好自己喜欢自学,喜欢看小说,喜欢看琼瑶的文艺作品,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喜欢看铁道游击队战争的动画书,等等书籍。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自己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初步出社会的第一步是学习做个幼儿园老师。接下来的日子,就一直是教学的生涯。在缅甸圣光学校教了一年,在抹谷衛理公会教堂教了一年。为着生活移民到泰国达府省美索市浦帕县三民村。踏上泰国这一片美丽的土地,第一念头是找中文学校,找到了,不管工资高不高,够用不够用,应聘进校任教。在国民 党教官李汝泊校长的指导下,在达府省浦帕县三民村任教四年。在家休息半年,再到美索智民学校来应聘。 那个时候并不理解每位长辈领导的工作职责。三民的老师跟我说:如果你在美索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去找莊豐隆长辈他老人家是热心帮助华人的一位慈善人士。应聘的时候我就先到了莊博士府上拜见他老人家。他提议我,让我去找陈主席还问我认不认识陈主席,我说不认识。他说:你的应聘书我留下,他还要征求其他董事的意见,录取不录取以后再通知我。 就在一个风轻云淡太阳高空挂的早上,我接到了一位长辈的电话,经谈过以后,是莊理事长长辈的电话。他告诉我明天早上8点种到他府上拜见他,他要到清迈请来自中国云南的教授们吃饭。这几位教授是到清迈崇华新生学校给泰国华文学校的老师们举办师资培训课程的。跟他一起去参加师资培训。我就知道我被录取成为学校的老师了。心中感到无限的兴慰。我跟着莊理事长到了崇华学校下了车,天空里飘着微微的小雨,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带雨伞,我跟在他老人家后面,丝丝的细雨,不断轻落在一位年长的长辈身上,当时,我的心中有一种十分抱歉的感觉。一位长辈为我淋雨到处找报名的地方。报好名安排我和其他老师在一起了,他老人家才离开。那个时候的我心中暗暗发誓要好好做一名教师。 进入智民学校以后,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热心举办各种提高教师水平的知识项目。第一个假期就为我们举办了汉语水平考试。那个时候的汉语水平是以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学识浅薄的我也没有放过一分一秒的看书时间准备参考。通过汉语水平考试结果我考上了中级B。也达到了高中生水平的阶段。我不仅爱岗敬业,而且努力学习,充实自我,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学会了操作电脑、参加了泰北华校的师资培训、走进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场,参加了中国举办的汉语大专、函授学习班。通过了普通话电脑考试、荣获了本科毕 业 证 书,还到了中国北京参观学习、海南教材培训……这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学习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这十多年里的教学生涯中,还使我深深体会到一位热爱中文教育工作长辈,莊豐隆永远名誉理事长,每逢中秋佳节都为中文老师们准备丰盛的月饼各种水果,到莊府欢度中秋佳节。除此之外还有每年的除夕夜都给中泰文老师和其他大学的领导教师们吃年夜饭,分发红包。还一桌一桌的去慰问是否吃饱需要加点什么的!让老师们感到有如在家过年的温馨。 我静静的思想这样德高望重的,一位长辈在世界上很罕见。像他老人家一样支持华教鼓励教师们,给教师们营造一个欢快的教育工作感受,是何等的神圣伟大。 在第十四届泰华记者协会理事会上,他老人家建议我去参加理事会,去认识,认识记者协会的各位长辈和领导们。从那以后我就加入了泰华记者协会。并能够和各位领导学习!学习!这也是我提高写作的大好机会。 回首往事觉得十二万分的感谢莊豐隆永远名誉理事长的慈悲和爱心帮助我,支持我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感谢国家的大力支持,让我有很多机会学习到很多不同的知识也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36、妈妈 的爱(谢曼蓉)

妈妈 的爱   谢曼蓉(西北大学文学院 201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泰国句俗话说:“妈妈就是家里的佛”。母爱就像那永恒的太阳,亘古不变。母爱既纯洁又温馨,像阳光一样温暖,但是我却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认识到“妈妈”这个词的深刻含义。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妈妈很凶,每天早晨都会有一个响亮的声音喊我起床,由于我很喜欢睡懒觉,所以我心里对妈妈很”烦”。妈妈总是唠唠叨叨,每次都警告我不许睡懒觉,还要我做家务。小时候的我一直觉得妈妈太讨厌了 其实我的妈妈不仅对我很严肃,她自己也是一个女汉子。妈妈在家很勤劳,什么事情都要做。妈妈每天都是睡几个小时然后起来干活。每天早晨妈妈总是很早出去买菜,给我们准备早餐。每天吃完晚饭之后,妈妈总是问我 :“ 今天有没有作业?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每次妈妈问我这样的问题时,我都不想理她。妈妈每次都要检查我的作业 ,我不会写的时候,她还会打我;我做不对的时候,她就不让我睡觉。那时侯我总是问自己,为何妈妈要对我那么严格!如果我没完成家务,妈妈决不允许我看电视。每次妈妈出去买菜,我总是吵着让她给我买点东西,结果每次她回来我总是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小时候我总会拿玩具逗妹妹,让她跟我争抢,有时候把她惹哭了妈妈会揍我。我一直感觉我不是她的女儿,每当我哭起来妈妈都不会哄我。 上学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我把妈妈当成银行卡,没钱了就给她打电话要钱,虽然她会说我花钱太多,但是她还是会给我打钱。在学校我很少跟家人聊天,每次回家我都是直接到自己的房间,连妈妈做的饭也不吃。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流着泪在看一封信,当她把那封信递给我看时,我心里很伤心。我想:这么坚强的妈妈怎么会得肿瘤啊!看到妈妈在哭泣,我心里很难过。那时侯我最怕的是失去她。回头想想,我以前干嘛去了,我错怪妈妈了!如果有一天妈妈真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从那次起,我找了很多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妈妈早日康复。因为妈妈要住院,所有的事务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在妈妈住院的日子里,我既要照顾妹妹,又要早上去买菜做饭,还要做家务,家里的重担使我很劳累。那时我才意识到“当妈妈太累了”,我以前真不应该那要抱怨妈妈。 最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做错事情妈妈都会批评我,  因为她想让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什么每次我没完成作业妈妈都不让我看电视,因为她想让我有责任心,先完成自己要做的事;为什么妈妈总是不给我买我想要的东西,因为她想让我不要希望太多了,如果哪天你失望了就不要太伤心。为什么每当我哭起来妈妈都不会哄我,因为我是老大,妈妈希望我要坚强,能照顾自己、照顾家人。 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做子女的对妈**关爱远不及妈妈对我们的百分之一。现在的我已经成年了,一直想为过去的事情跟妈妈道歉。妈妈正在一天一天的变苍老,皮肤已经起了皱纹,头发开始变得花白,可是她对我的关怀是永远不会变的。为了让我过的好一点她从不知道苦累,而我一直向妈妈索取却不知道回报。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幸福在哪里?”我现在只能回答他,我的幸福就是能够跟妈妈一起生活,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妈妈喊我起床。我愿意做所有的事,希望妈妈 的嘴角一直保持微笑。

Top
翻译/Translate/แปลภาษ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