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别当过客,马上入会 > 63、走进榆林,走进陕北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林恩琦)

63、走进榆林,走进陕北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林恩琦)

走进榆林,走进陕北城市和乡村的发展
林恩琦(北京大学)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间,北京从一座世界著名古都已发展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在北京断断续续学习生活了将近7年的我,也亲眼见证和亲身感受了北京在这70年间的一段变化与发展。尤其重返北京继续深造的这几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信、支付宝等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网购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各种便利,衣食住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给北京增添了几道亮丽的色彩。
  新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并非只停留在大都市,在世界中崛起的中国,环境绿化、旅游开发等工作也进入到了小城市和小村庄里,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过上了美好生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陕西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除了位于陕西中心的十三朝古都西安之外,便会想到陕北的黄土高原。曾听过一首陕北民歌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 浓郁的乡土气息,悠扬高亢的曲调,虽未曾到过陕北,也能通过荡气回肠的歌声感受到陕北人豪放的性格与奔放的情感,每每从耳边响过,总能让人心醉。然而,那山沟中风沙茫茫满山谷的岁月,如今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中国发展给陕北黄土和沙漠带来的改变,黄土盖满了绿树,沙漠也变成了绿洲,就连偏远山沟里的小村庄也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为能亲眼见证这发生在陕北小城市和小村庄的变化,我参加了2019年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研究生集体研修活动来到了陕北的榆林城,这座位于陕西最北部的城市,曾经的大漠边关,边塞古城。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榆林和陕北,榆林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极其陌生。后来,得知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榆树和柳树,故得此名。我当时以为它本来就是一个树木茂盛的地方,然而,并非如此。原来榆林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是一座高原城市也是沙漠城市,林木稀疏,水源匮乏,也因此被称为“驼城”。
  据说,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风沙滚滚,寸草难生。榆林曾经被无情的风沙困扰,粮田被埋、房屋被压,许多人流离失所,为了生计被迫远走他乡,是一座“沙梁高过城墙,风沙紧围古城”的危城。新中国成立后,榆林人从忧患意识中奋起,坚持治山与治沟相结合,植治与水治相结合,按照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积极开展征山治水的运动。在国家和当地ZF的大力支持下,榆林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广泛应用“植树造林防风沙,引水拉沙造农田,蓄引提挖兴水利,一改三化八配套”的综合治理荒沙技术,人们众志成城,与大自然抗争较量,对毛乌素沙漠展开了大规模的治理。如今,这里已经绿树蔽日,浓荫盖地,曾经的流动沙地已披上了一层绿色的新装,昔日的“驼城”再无风沙之苦,塞上风景已换了新颜。曾经流离失所的人们也回到了榆林,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在这片美丽的绿洲上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刚进入榆林城,当我们乘坐的大巴缓缓驶过宽阔平坦的大街,两旁能看到林立有序的居住楼、美丽的公园和现代化广场,看起来跟其他现代化城市没有很大的区别,在北京能看到的,这里也一应俱全。然而,当一片片人工种植的树林出现在大街两旁的时候,我顿时心生感叹与敬佩。透过树与树之间的缝隙还能隐约看到曾经留下来的沙地,眼前这一棵棵遮天盖日的大树已让我想象不到那个沙漠之城的样子,以及那些在风沙中挣扎的人们,相信在不久之后这些沙地也都会被转化为绿洲。感叹大自然所带来的灾害最终也会被战胜的,如今浩瀚的沙漠已无法再前行,人类正用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它上面盖满了绿色的枝叶。敬佩那些为了这座城市的改变而付出血汗的人,用豪情壮志与大自然抗争较量的人们。昔日风沙滚滚的榆林已慢慢变成了一颗璀璨的塞上明珠,榆林现在的面貌也体现了新中国发展的新面貌,让我越发想靠近它,走进它最偏远的乡村,探寻陕北乡村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感受陕北乡村的新发展,与这座神奇美丽的城市进行一次心与灵的交流。
  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一行人从榆林机场出发,准备探访榆林佳县唯一的民俗文化村赤牛坬。只有282户人家,1008人口的赤牛坬,据说已延绵了八百年的历史。随着新中国的发展,黄土路的开通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陕北乡村历史文化的门,赤牛坬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沉睡已久的赤牛坬仿佛从时间隧道的最深处被唤醒,让经历了数百年的文化记忆不再被遗忘。
  初到赤牛坬就能感受到这里丰厚的民俗文化和艺术氛围,吸引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古村的入口处,三四个用黄土雕塑的“村民”正在敲锣打鼓唱着陕北民歌,体现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给乡村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再看,坪院里红通通的辣椒、窗前的玉米棒、成堆的高粱、细腻秀美的陕北剪纸,挂满红灯笼的树,弯弯的石桥,古老的水井……散落在古村落的每一个角落,联成一串串乡土文化的符号。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把陕北的风土人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浓浓的乡土气息,以它最纯净,最原始的模样呼唤着每一位归人与路人。坐在坪院里用山石凿成的台阶上就能看到整个赤牛坬在四面众山环绕中的面貌,它枣林层叠,树荫掩映,村民们各自忙碌着农活,广场上阵阵欢声笑语,清澈的湖水回荡着孩童玲珑的笑声,古朴的石板小路上人来人往,热闹中不失去它原有的宁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幅“宜居宜游美好家园”的画卷。提起赤牛坬的巨大变化,一位老村民说:“以前的赤牛坬黄尘满天飞,垃圾到处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烂房子也都整修了,赤牛坬的新面貌引来了外面的人。”旅游文化的发展不仅给赤牛坬带来了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美誉,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因为ZF对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赤牛坬人回到家乡,参与了村里的建设。展示在眼前错落有致的窑洞,民俗博物馆,辗转腾挪的石板路,村里的学校,农家乐,演出舞台等,都是村民亲自参与修建起来的。远处看,这一处处极具特色的建筑被巧妙地摆放在了一起,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像一个形状独特的古城堡。在赤牛坬的一天一夜,行走过的每一处都有惊喜,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着迷,令人惊叹!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的象征”,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为响应改革开放进入到农村,赤牛坬人用他们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把这里的窑洞打造成了民宿和博物馆。住进温馨而具特色的窑洞,让我们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在这里找到了远方的家,于是,放松了疲惫的身躯,停下了疲乏的脚步,心灵也有了停靠的港湾。民宿不远处的另一方,是一个错落相连的窑洞部落。靠近窑洞部落,它的宏伟壮观让我叹为观止,不枉此行。据说它共包括三百多孔寨窑,三万余件民俗展品,以“人生百年”为主题依次展开。每一孔窑洞都叙述着百年赤牛坬的陈年往事和沧桑历史,这些见证岁月的老物件不但体现了传统的乡土文化,也承载了许多人儿时的回忆。五谷杂粮、农耕用品、老照片、老钟表……,一孔窑洞,故事万千,说不尽,道不完。赤牛坬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它的陕北民俗博物馆,据说由10 孔窑洞组成,窑洞内“别有洞天”,被巧妙地设计为一个洞洞相连的大迷宫,分上下两层。包括民俗文化博览室、农耕文化博览室等 10 个展馆 5 万多件展品,琳琅满目,震撼人心。行走穿梭在其中,犹如看了一部穿越千年的长篇史书,活灵活现地把陕北乡土文化旧时光的模样记录了下来,丰富、厚重,又如此的波澜壮阔,为我们开启了回溯时光的闸门。也仿佛看到了陕北乡村的今天,它正在与时俱进地向前迈着坚定的步伐,它的明天也必定会绽放光芒。
《高高山上一头牛》是赤牛坬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创作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它以陕北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半山半水为舞台,生动再现了陕北劳动人民的民俗风情,是中国第一部由村民亲自演出的大型情景舞台剧。夏日的黄土高原,万山披绿,晴空万里。一曲回肠荡气的陕北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是一种平凡的声音,宛转,悠扬,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荡漾,在深深的丛林与幽幽的山谷间回响。那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一个古朴的村落,一群辛勤劳作的人民,凄美纯真的乡村爱情,感天动地的民俗信仰。他们载歌载舞,拉着牛,赶着羊,抬着花轿,划着木船,每个参演者都演绎着自己的生活剧本。这一项村里人人参与的集体活动,不仅勾起了人们的浓浓乡愁,也给赤牛坬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演出结束了,前来观赏的游人也纷纷离去,然而,我还停留在沉思与震撼中。沉思,它演绎的一幕幕民俗风情,保留了最纯朴的乡土气息;震撼,它凝聚了赤牛坬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繁衍出色彩斑斓的文化信仰。
  看来,赤牛坬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大漠和黄土孕育了赤牛坬,被大漠和黄土厚爱的赤牛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善良、纯朴、勤奋又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他们以最纯朴的智慧参与了赤牛坬这一处乡村家园从过去到今天的建设,并且延续到它的未来。
  清晨,爬上山顶便能俯瞰这处美丽乡村的全景,放眼远眺便是那连绵不断的青山。在这高高的山上,我仿佛看到了榆林的过去,也看到了它的现在;感受了它的沧桑历史,也感受了它的现代发展。它的城市和它的乡村都正在紧紧跟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行,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中留下了一段光辉岁月。然而,它却从不忘记它那土生土长的样貌,也从未失去它那至真至纯的黄土情怀。

Leave a Reply

Top
翻译/Translate/แปลภาษ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