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别当过客,马上入会 > 63、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成就(张志宏)

63、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成就(张志宏)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成就
张志宏(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我叫张志宏,今年37岁,来自泰国,目前就读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专业。我很感谢学校让我有机会来中国进一步学习,我希望通过这四年的努力,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然后返回家乡,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热爱中文的人,让他们能够快乐地了解中国,爱上中文。因此,自2016年起我就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到泰国东北部的四色菊府开展支教活动。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这个贫困的小地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想借此机会给大家讲讲我的“汉语情”,我的“华文梦”!亲情、友情、爱情、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都为了将来的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四年痛苦离开家乡学习汉语。
1980年,我出生在泰国东北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个小地方没有汉语课本,没有汉语老师,更别提是正规的汉语课了。可以说在我的孩童时期,能够有机会学习中文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2001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只身来到曼谷,在一家酒店里当保安。每天,酒店里来来往往很多中国人,那时的我对于他们的语调并不了解,每当他们和我说中文时,我只能抱歉羞涩地微笑。由那时起,“汉语”渐渐进入了我的生活,每天和来往的游客学习一两句中文成了我的必修课,起初我只是为了更好的和客人沟通,但渐渐地,我发现这种语言深深吸引着我,悠扬的语调像歌曲一样,抑扬顿挫,真的是太美了。于是,下班以后我便通过书籍、网络等自学,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从最最简单的字词开始,一步步走向我的“中国梦”。我并不想过多的赘述其间的困难,因为学习中文过程中我所感受到的喜悦远超艰辛不易。  2004年,我成为了这个小地方为数不多的专职汉语老师,每周不到一小时的汉语课,对那些像我一样热爱中文的孩子而言就显得格外珍贵。因此为了能让孩子们能尽可能多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我常常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四色菊的多所中小学。美林是我的一个学生,她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父母只能靠卖野菜的微薄收入来支撑日常的开销,然而生活的不易并没有浇灭她对汉语的热爱,为了能不间断的学习汉语,从小学起她就开始跟着我学习,之后的日子我到哪所初中她就到哪所初中读书,我在哪所高中教学她就在哪所高中就读,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也一直是父母老师的骄傲。她的父母亲为了支持女儿学习中文,特地攒钱买了一只小牛,希望女儿高中毕业以后,这只小牛能够卖个好价钱,让她顺利坐上前往中国的飞机。
十年时间里,“当汉语教师,培养人才”成了我最热爱的事情。
2014年,命运的天平偏向了我,得到了去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进行培训的机会。我在来中国的前一天激动得难以入眠。
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华文学院并得知了一些招生讯息,我还记得当时我从老师手中接过招生资料时惴惴不安的心情。“若是现在离开家去中国深造,年迈的父母谁来照顾?牙牙学语的女儿离开了父亲能否适应?柔弱的妻子是否能支撑起家中的一切?”我既担心、害怕,又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难以放弃。
我将我的担心顾虑告诉了家人,母亲对我说的一段话我至今记得,“你不是非常的喜欢孩子吗?你知道有多少的孩子想要学习中文却没有机会吗?你应该把握机会,因为等你学成以后,你就有更大的能力去教导孩子了!”并且我的妻子也同样鼓励支持我,让我不要担心,家里一切都有她照顾!
2015年8月22号,被泰国曼谷华侨大学校友会会长和各位老师选上,拿到全额奖学金到中国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读本科,其时我年龄已超过条件了。但是,校友会的老师希望我能有机会学习,如果那天没有余老师和前辈的老师的帮助,我就没有今天的机会。梦想成真,实属不易。
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出国留学,像很多人一样,我心怀理想抱负,抱着希望来到了中国,来到了华侨大学。当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陌生的人,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一切又是那么的新鲜。充满好奇的我慢慢的在这里扎根,在这里学习如何解决那些巨大的困难。我还记得,来中国的前一天,老师都一直关心、担心我留学会有困难:“独自去陌生城市连一个人都不认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困难赶紧给余老师打电话。”我听了眼泪都流了下来,虽然余老师不是我妈妈,但是我却有舍不得的感觉,像她是我妈妈一样。
2015年9月,35岁的我带着一家人的期盼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求学路。在华侨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学校里的老师同学给予了莫大的帮助,我珍惜在这里学习的每分每秒,每当我遭遇困难时只要一想到远在泰国的亲人和等着我帮助的学生,我就充满了斗志。
每当我通过网络告诉家乡的孩子,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他们都表现出了羡慕之情。人类的语言有的时候是那么无力,我无法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给我带来的巨大惊喜与震撼,我多么希望远在异国的孩子们也有机会像我一样,来中国学中文。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诞生了——我想要带着一批和我一样热爱中文、喜欢孩子的志愿者回到我的家乡,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汉语、了解中国,为他们的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
2016年,“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践团”成立了。作为队长,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我必须提前培训好支教队员,四处寻求各大机构的支持帮助并与当地学校积极联系沟通细节。
我们实践队的第一次活动中的两个小姑娘——小雅和安妮,可以说是让我最为骄傲自豪的了。我还记得每天的活动一结束,她们都会来到我的身边,小心翼翼地捧着汉语课本,害羞地向我请教问题。她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去中国学习中文,学成以后返回家乡,成为一名像我一样的中文老师,靠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与她们一直保持着联系,通过网络指导她们学习中文,争气的小雅在这期间代表学校参加了汉语演讲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2017年初,泰国教师工会通过了两个小姑娘的申请,她们将于2017年9月来到我热爱的华大,成为我的学妹,和我一起学习中文了!现在,她们两个人一起在曼谷打工,挤在繁华都市的小阁楼里,做着繁琐的工作,看着她们稚嫩的脸庞,我问她们是否辛苦时,她们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微笑着告诉我,“不辛苦,马上能去梦想中的中国学习了,这点苦算得了什么!”从她们的身上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成就感,还有一份神圣,我的力量那么小,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这两个孩子的命运,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我能做的还有很多!
2017年,我再次出发,带着全新的队伍再次回到家乡。这次我们的活动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把我们的活动形成系统的培育人才的模式。先让孩子感受到中文的乐趣,再慢慢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我不断鼓励中泰志愿者共同努力让贫困学生燃起学习汉语的热情,因为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汉语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贫困山区看看世界,今后为改善当地经济情况出一份力。
活动中我常对队员们和孩子们讲中国的俗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希望这句话鼓励着每一个支教队员,也感染每一个支教学员。因为这句话恰好诠释了我和所有支教队员支教的意义,中泰志愿者、中泰老师、中泰学生在活动中如同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为改善泰国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改变泰国学生的命运、为传播中华文化不懈努力。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小小的一个我,想要播种更多的树种。在我看来,传播汉语的每一秒都很珍贵,我热爱中华文化,我想将这份热爱化作坚守,培育更多的人才。

Leave a Reply

Top
翻译/Translate/แปลภาษ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