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Home > 别当过客,马上入会 > 83、圆明园之行随想 (温凯星)

83、圆明园之行随想 (温凯星)

圆明园之行随想
温凯星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
 
  我来北京已经快两年了,不过我没去过圆明园。正好历史课讲到跟圆明园有关的内容,为了更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打算这个周末去参观圆明园。
  早上九点半我到了绮春园大门口,步行向景区走去。当走到“涵秋馆”石碑那儿,看见上面有建筑原图以及碑文。上面记载:这里是涵秋馆,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嘉庆九年(1804年)建,殿宇两侧,有曲廊相连,园林植物以秋景为主。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火。为便于领会此意境,现绘制复原图,并附录嘉庆十年季春“涵秋馆”诗……。我看不懂诗,便看原图并环顾四周,哪儿啊?一点也看不出在原图上的样子,不好意思,我真的无法领会,因为一切都没了。
  不知不觉我走过了福海到了西洋楼。这里留下了一片废墟,一块块巨石上布满了形形色 色的雕花和精美的石刻。在谐奇趣楼前除了那些石柱之外,还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可惜它们都被砍掉半身,残缺不全了。一只石狮还站立着,但身体显然是用零碎的肢体拼接起来的;而另一只下肢还立着,上肢则可怜地躺在地上。
  我接着走过了黄花阵、方处观、海晏堂、远瀛观,直到保护得最好的观水法,不过坦率地说,站在这些遗迹前的我还是想象不出它们兴盛时的富丽堂皇。什么杰出造园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和丰富的文化收藏,什么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哪儿啊!一切都荡然无存了。
  我看着这些遗迹,便想起了我去过的地方——洛阳的龙门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那里的文物也遭到所谓文明人的大肆掠夺。更让我困惑的是,至今这些珍贵文物还流散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卑掠夺的圆明园珍贵文物主要集中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据中国著名文物鉴定学家史树青描述,中国馆内收藏文物1000余件,展出320件,全部是当年从圆明园抢劫去的。其他如英、法、美、日、西欧各国博物馆也都藏有。
  而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里只能有它们的照片,甚至对有的文物知之甚少,因条件限制,无法提供具体文物及图片。
  似乎他们俨然以珍宝主人自居,当他们在展示这些文物时,难道就没有丝毫的罪恶感?
  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为人身兽头。兽头为铜铸,高50公分。1860年圆明园劫毁后,这些铜兽头散失国外。上世纪80年代TW企业家蔡辰男在美国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虎、猴、牛、马四个头像。现虎、猴、牛已被保利集团以巨额竞购回京。
  自己的东西还要付钱买回来,岂有此理?
  圆明园比龙门石窟和莫高窟要可怜多了。在圆明园的每座石碑、每张牌子上我最不想看到的文字就是“1860年10月毁于英法联军之火”。集中了全国财力财物,役使了无数的能工巧匠,耗费了数以亿计的银两,所精心创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御苑,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竟全部化为灰烬。
  要是有一位老年人因历史的耻辱而憎恶某些西方人,我是可以理解他的。
  历史让国民感到骄傲、悲伤、以至愤恨。我希望有一天它也会使一些人悔过自新,补救过去的错误。
  在我往出口走的路上,很多参观者正要进来。我想在他们观看圆明园的时候,也会与我同感。
  以上是我在2007年的时候写的,如今十年过去了,情况却没有好转。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保藏的文物数不胜数,不过大多并不是本国原有的,馆藏文物来自中国、印度、希腊、埃及、苏丹、意大利、巴基斯坦、缅甸等诸多国家。这里收藏着十万余件埃及古董,仅次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收藏着世上数量最多的十万余件古典时代古董;收藏着三十万余件美索不达米亚古董,仅次于伊拉克的博物馆。2010年英国前任首相戴维·卡梅伦在采访中曾经对向印度归还英国皇室珠宝光之山说到:“如果你对一个人说‘是’,你会突然发现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是空的。”三年后在访问印度时他的立场仍坚定不移,认为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该做的是很好地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分享并保管好收藏文物。
  貌似言之有理。如同我们到某地旅游并窃走其珍宝回国,再以“代替保藏”、“与人分享”等等名目公开展示,便可召集成千上万参观者,得来的收益就可以很可观,可是该做法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不是应该无偿将本就属于别国的文物物归原主吗?
  此外,发达国家是否在保管工作上更为严谨?其实也未必尽然。
  2017年年底兵马俑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展出时,被一名美国男子偷走一根手指,从此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虽事后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该男子,美方已向中方道歉,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一损失是出于博物馆安保存在漏洞,有的则说此文物在国内馆藏时是可望不可及的,怎么到国外展出时就连玻璃隔板也没有?另外,从另一方面来看,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最文明的国家之一,然而君子为何夺人所好?
  保管工作遗漏,暂且不表。专看行为:昔日是抢夺,今天是偷窃,同样未经主人许可,这样看来不就是殊途同归吗?
  泰国也曾经遭受过同样的事情。汶里蓝府帕侬蓝寺中有一件著名楣石刻叫“Naraibantomsin(意译:毗湿奴在宇宙海洋里寝睡)”。该石刻在1961-1965年间被走私到美国,后来发现保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通过各种方法坚决要求归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当时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5年之后才物归原主。
  当我细细梳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深深感受到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小国,除了保护自己该有的利益之外,还要引以为戒,珍惜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做好维护及监管工作,避免重蹈覆辙。除此之外,还应该吸取中国的历史教训,国家强盛才会有应有的国际地位,才会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从而努力建设我们的美丽祖国,为我们文化的持续传承添砖加瓦,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砥砺前行!

Leave a Reply

Top
翻译/Translate/แปลภาษ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