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多元文化家庭
郭丽仰[1]
我是泰国人,可我的血管里却流淌着不同种族的血,有泰人的、英人的、华人的和马来人的。
我外曾祖父是拉玛王朝六世王瓦栖拉兀国王禁卫军的卫士,所以他的姓是由国王赐给的,叫“Chumasaratul”,是纯泰人。到了我外祖父一辈,兄弟几个,却没有一个在军队服役。外祖父毕业于法政大学,在报纸与广告公司,从事游艺工作。外祖父的家庭很看重泰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孩子都接受泰国的传统文化教育。
外祖父年轻时,是泰拳高手,所以有不少姑娘喜欢他。她们认为,会打拳的男子看起来身强体壮,英俊帅气。他被她们迷倒了,成了一个花花公子。
后来,有一天,外祖父去理发店剪头发时,看中了在理发店工作的一位姑娘,这就是我后来的外祖母。外祖母的父亲是一个英国商人,而她妈妈是一位住在泰国的娘惹人,即早期华人与土著马来人混血的土生华人。英国人的父亲把基督教文化带到了这个家庭,所以他们家成了远近闻名的“欧洲家”。我的外祖母长得也很像欧洲人,十分漂亮。外祖母和她的妹妹曾参加过泰国小姐的选美。可惜裁判员偏向纯泰人,她们姐俩竞选没能成功。
作为大姐,外祖母牺牲了自己的愿望,把去英美留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因为爸爸是英国人,所以外祖母小时候一直在基督教学校学习,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外祖母的家庭很看重西方文化。和纯泰人的外祖父结婚后,她就得学习许多泰国宫殿的传统文化。
外祖母擅长做西方菜与峇峇娘惹菜,可是外祖父的家庭特别看重泰国传统文化,所以外祖母要学很难吃到的泰国宫廷菜。每个新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圣诞节时,在我外祖母的父亲家(欧洲家)举办一个欧洲风格聚会,大家都来到家一起吃晚饭,并同许多欧洲朋友一起欢庆节日。之后,又在外祖父家的草坪上,举办泰式风格的新年聚会,草坪装饰得十分绚丽,播放着泰国传统的音乐。
外祖母生养了三给孩子,即我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弟弟。他们都像外祖母一样,上的是基督教学校。和外祖母一样,作为大姐的妈妈把留学西方的机会让给了她的两个弟弟。她也愿意留在曼谷照顾我的外祖父母。
我的父亲是一个在泰国大城出生的华裔泰国人,生于1954年。他的家乡和比里-帕侬荣一样。我的祖父是从中国广东移民泰国的,他姓郭,年轻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乘坐红头船来到泰国谋生。一开始,千辛万苦,后在大城做生意。祖母也出生在一个卖大米和水果的华裔家庭。祖父母组成了了一个地道的华人家庭,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祖父母生养了三个孩子,爸爸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不愿意参与祖父的生意,想独创天下,他有自己的志向,想自力更生,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赚钱,以便将来成家立业。所以,他离开大城,只身来到曼谷求学和工作。
父亲考入了法政大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一见倾心。这个姑娘是他的同班同学,很快,他们便成了要好的朋友。她就是我的妈妈。读研究生时,他们在不同的大学学习,可又是同一个专业——经济学。他们都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同舟共济,终于完成了学业。没想到,他们竟然又有同样的职业,都在银行工作。我的父亲在开泰银行,而我的母亲在曼谷银行。他们相同的思想、爱好、习惯,最终让他们走到一起。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风俗,可是他们都从小在泰国长大,但他们还是选择按照泰国传统方式结婚,组成了美满的家庭。
我的父母有两个女儿。我的姐姐比我大七岁,她的名字叫郭丽珊,发音和我的名字差不多。由于父亲是华裔泰国人,因此我们都有汉语姓名。我们俩的长相不太一样,我姐姐长很像欧洲人,很漂亮,而我,则很像东亚人,论相貌,也不亚于姐姐。按照外祖母的愿望,我们姐妹俩从小就在泰国最有名的基督徒学校(Saint Joseph Convent School) 学习。我的外祖母之所以要求我们上这个学校是因为她想让我们熟悉西方的信仰与风俗习惯,不忘外曾祖母的祖先。这是一所女子学校,很注意道德和礼仪教育。每天早上,学生们都要在学校里的教堂祭拜上帝与祈求和平。修女和老师们常常教学生们圣经故事。我就从那时起,知道我要真诚地爱天主耶稣。作为一个人,我们不能祈求大自然的恩赐,而要靠自己的双手争取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要爱别人或陌生人像爱你自己一样。虽然我们信奉上帝,但也信佛教,我们也都看重泰国新年。在教育方面,外祖母怕我们忘记了英语,所以她要求我们报考大学的国际学院,除了学习英语还可以学习其他语言。所以,我们姐俩都进入了法政大学,姐姐选择俄语,而我选择了中文。我们认为这两种语言都是世界上很重要的语言,都很有用。后来,我姐姐又到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已经回到泰国工作。我大学毕业后,到英国深造了一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我正准备申请到韩国,学习韩语,再读研究生。
我和姐姐不仅继承了我们家族的多元文化,而且在我们这一代,这种多元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和延伸。我们会把日本文化和韩国文化带到我们家族。伴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我们的家族文化会越来越多元化。
==================================================================================
[1] 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2016年毕业生。